|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题 > 讲古仔——新媒体原创文化纪录片
惠东渔歌
惠东渔歌是广东省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从宋朝由福建沿海传入惠东的浅海渔歌。
“惠东渔歌”是“中国渔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它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的特色,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民间歌曲。
2008年6月7日,广东省惠州市的“惠东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阳皆歌
惠阳皆歌是岭南客家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发源于惠州市惠阳区并广泛流传于惠州地区及周边客家人居住地域。“皆歌”是以其人人都能唱、人人都爱唱,有皆唱之意,故名“皆歌”。
惠阳皆歌这一客家传统的民歌艺术形式,以其乡土社会中简朴、巧拙的方式演绎出丰富的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与感染力。
李家拳
李家拳是岭南五大名拳之一,清朝时由火地村(惠城区河南岸米地村)村民李义创立,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惠州李家拳集南派功夫之扎实硬朗,融合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拳路气势磅礴,刚柔相济。其拳术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单肩侧身、虚步、吊脚为主,讲究攻防、活动线路广阔、拳法刚劲,掌法多变,注重桥法、多跳跃、擅腿法,动作活泼矫健,以灵活多变著称。
2013年12月,入选广东省第五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名为惠州李家拳。
龙形拳
龙形拳是岭南拳术的一大流派,19世纪末由“东江二虎之一”的惠州人氏林耀桂在惠州小金口金鸡村英头始创。
龙形拳属别具一格的南派拳术,多短打近攻,腾空起落,动作迅速,勇猛刚劲有力,同时刚中有柔,灵活多变,身法敏捷,演练起来娇若游龙,有风呼雷动、排山倒海、连绵不绝之势。
龙形拳曾影响惠州、东莞、佛山、肇庆、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澳洲、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龙形拳分会,习拳的海内外弟子有1万余人。
2009年10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华大鼓
龙华大鼓是博罗县龙华镇民间原生态击乐表演艺术,至今680多年历史。其采用的乐器有大鼓、铜锣。其中,大鼓高1.5~1.8米,直径0.8~0.9米。龙华大鼓以同村同姓氏人家为单位组成,形成一人打大鼓、两人敲大锣、几十人敲小锣的表演队伍,如今迎新年,或添丁,或庆功,进新宅,迎淑女,种种好事,总有大鼓助兴,寓意吉祥如意,来年风调雨顺。其表演内容、形式复杂多变,击槌方法、音律变化丰富多彩,整体气氛喜庆热烈,催人奋进,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一曲流传于民间民俗的交响乐章。
舞鲤鱼
舞鲤鱼又称鲤鱼追春,是流行于惠东县平海镇西北村一带富于游艺色彩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舞鲤鱼表演时,首先由村里的长者手持帖合先登门送帖,接帖的长辈回礼红包后,由4位长者分别手持火把站在表演区域的4个角照明,然后由5人身穿武服,每人手持1条鲤鱼模具的少年男子依序出场。随着伴舞的锣鼓声和鞭炮声响起,众鲤鱼在头鱼的带领下,模仿鲤鱼的各种动作。
2013年12月,入选广东省第五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鲤鱼
舞火狗
“舞火狗”是龙门蓝田瑶族狗图腾崇拜及与此相关的祭祀仪式中的传统民间舞蹈,起源于清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蓝田瑶族的未婚姑娘在手臂、腰部贴上黄姜叶,用山藤缠住,头戴竹帽,并插上香火,边走边唱着古老而简朴的民歌,穿梭在瑶族乡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舞动的动作简单、古朴,具有蓝田瑶族纯朴、浓郁的特殊风格。民间舞蹈“舞火狗”的表演形式为多人舞,人数不定。无乐器伴奏,表演动作古朴、简单。
2006年5月,舞火狗入选广东省第一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7月,入选惠州市第一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金口麒麟舞
据清·乾隆《惠州府志》记载,小金口麒麟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压邪避灾的吉祥物,通过舞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长寿。逢年过节、婚姻嫁娶、新居落成时,百姓都喜欢邀请麒麟队前去表演。
小金口麒麟舞其道具麒麟的头部较小,浑圆无耳,有浮雕吉祥图案,前额有标志性平角,身尾较长,有的长至八丈。表现方式细腻,表演讲究风趣幽默,动作夸张、具有戏剧性的舞步诙谐逗趣,极具生活气息。
2009年10月,入选广东省第三批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名为小金口麒麟舞。
罗浮山百草油
罗浮山的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葛洪的南来是罗浮山医药发展史上祈起到重要作用。据《广东省志.宗教志》记载:“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创制百草油。”距今已有400年。
罗浮山百草油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百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配制而成。该方的组成,繁而不杂,主次分明,配伍得宜。具有清热解毒止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对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感冒、身热头痛,气滞血瘀所致之腹痛等病症,有标本同治的功效。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金酥丸
关于“黄金酥丸”美名的来历:相传清康熙年间,惠阳的一个大财主用对对联的方式为他的小女招亲,他出上联:黄金万两送千金。消息传出,其中一个做客家酥丸的名厨挥毫:酥丸一对迎十丸,并加上横批:黄金酥丸,在场的人拍手称奇。从此以后,客家人就把酥丸与黄金联系起来,并取名为“黄金酥丸”。
提起“黄金酥丸”,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俚语:吃一个黄金酥丸,让人富贵;吃一盘黄金酥丸,让人销魂。足见黄金酥丸的无穷魅力。
黄金酥丸即炸过大肉丸,是广东惠州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是惠州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妈祖节
妈祖节,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别是妈祖的诞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海民都来朝圣妈祖。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1\
惠东渔歌
2\
惠阳皆歌
3\
李家拳
4\
龙形拳
5\
龙华大鼓
6\
舞鲤鱼
7\
凤舞
8\
舞火狗
9\
小金口麒麟舞
10\
罗浮山百草油
11\
黄金酥丸
12\
妈祖节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使用反馈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441300100001
东江传媒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7 www.hzrtv.cn all rights reserved